廿一世紀教學相關研究(四) 社區導向學習 Community-based Learning
引言
瑞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尚‧皮亞傑(Jean Piaget)早在上世紀已提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1,而其後發展出的不同教學理論則不約而同地指出,社會及文化這兩方面在建構兒童主動學習過程的重要性。如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社會認知理論(Social Cognition Theory)就強調,認知發展發生在兒童從周遭社會及文化中獲取資訊的過程之中,而就在兒童增加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之際,知識便得以建構和形成2。抱持類似主張的還有情境學習理論(Situated Learning Theory)3等學說,引領學界主流逐漸認同社會的互動會影響及建構知識。
近年,學界亦興起正向青少年發展(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)的概念,提倡透過讓學生積極參與、實踐和學習有意義的內容,從而建立對他們終身受益的技能、態度、知識和經驗,並將家庭、學校和社區相互連結,為學生締造有效且正面的學習環境4。無獨有偶,以上學說皆認同將生活與學習相連結,連繫社區、家庭和學校,讓學生從中發掘學習興趣,並從生活中取材,啟發其學習,培養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和公民素養,而這正正亦是社區導向學習(Community-Based Learning)的理論基礎。本文將詳述社區導向學習的定義、主流教學實踐策略、核心價值、外國創新實例,以及對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賽馬會MAKER+創新課程(下稱MAKER+課程)教學團隊帶來的反思。
定義
「社區導向教育是個哲學概念,主張透過滿足社區成員的教育需求來服務整個社區。它利用當地學校作為催化劑,帶動社區資源來應對社區問題,以努力培養學生發展積極關懷社區的意識,改善社區生活,並以自我實踐推動社區發展5。」
東密歇根大學部門領導和諮詢主管
已故名譽教授傑克‧明澤博士(Dr. Jack Minzey)
主流教學實踐策略
近年,社區導向學習逐漸被廣泛應用於外國的主流學制之中,作為啟發學生學習,強化學生與學校及社區之間關係的教學策略,英、美等國家甚至興起社區學校(Community School)的辦學風氣,而當中所應用的社區導向教學策略及教學內容各有不同。美國非牟利教育倡議組織社區學校聯盟(Coalition for Community Schools)於二○○六年發表的研究報告,則將當地主流社區學校的教學策略,大致分為以下六個種類6:
教學策略 |
簡述 |
學術為本的社區服務(Academically Based Community Service) |
讓學生走出課室,基於學科中所學的知識,回應學校以外的社會問題,從中深化及引證所學,並協助改善社區7。 |
公民學習(Civic Learning) |
讓學生參與體現自由民主的過程,並培養學生對公民參與的主動性、相關知識、技能和品格。 |
環境教育(Environmental Education) |
透過跨學科的學習,教育學生了解社區環境保育的議題及影響,並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,嘗試運用所學協助解決相關議題。 |
地方為本式教育(Place-Based Education) |
從社區中物色地點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容,讓學生從中發掘社區的需要及個人學習興趣,並引入社區人士的參與和協作,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其他支援。 |
服務式學習(Service Learning) |
將社會服務引入正規的學習課程之內,讓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服務,從生活中學習。 |
工作為本式學習(Work-Based Learning) |
透過師友計劃、職場體驗、影子計劃等活動,讓學生建立職場技能及相關的學術知識,協助學生了解社會變遷及不同行業的發展,推動其個人成長及學習。 |
核心價值
基於以上六類的主流的社區導向教學策略,社區學校聯盟亦透過訪問相關的教育家和學者,嘗試分析背後共同抱持的核心價值6(如下),及配以相關的學術研究支持,並主張以此作為社區導向教學的實踐綱領。
共同核心價值 |
詳述 |
具意義的學習內容: |
學習應着眼於對學生來說具意義的主題及地方進行。 |
主動性與選擇權: |
學習活動應引起學生的主動性,同時容讓學生在期間主動做決定。 |
個人與社區連結: |
學習目標應將學生的個人學習成果,與社區需要或公眾利益相連繫。 |
評核與反饋: |
實施持續性的評核,讓學生有機會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。 |
資源與關係: |
加入來自社區不同團體的協作,增加學生學習和實踐所學的資源,同時幫助學生與社區建立關係。 |
實例:Maria do Socorro Rocha de Castro Municipal School
於二○○○年創立的瑪麗亞‧多‧索科羅‧羅卡‧德‧卡斯特羅市立學校(下稱學校)位於巴西伯南布科州的窮鄉僻壤,當地學童因家境窮困,學習動機低下,以致學童的葡萄牙語閱讀和寫作能力、科學知識及數學水平皆不高。為此,學校於二○○四年將葡萄牙語、數學及科學等學科結合,將學習內容情境化,讓各級學生共同參與,並從中引入社區導向教育的元素,引導學生觀察及體驗周遭的生活環境,如要求學生站在大樹下,聽老師講解樹木對地球生態的重要性。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此外,學校在課程引入家長及社區的參與,協助推動改善社區。如當地不少家庭都將家中後園用作棄置垃圾,而學校則透過推動社區導向課程,推動家長和學生一起清潔後園,用作學習耕種各類蔬果和農作物,以及教學的場地。部分家庭後園甚至因此變成種子銀行或用作興建耕作用的儲水箱,為區內其他耕作者提供各類農作物的種子和水,推動當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。而從中學生、老師和家長則共同參與協作,老師亦在過程中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,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。
學校位處當地的四十二個學童家庭,共有約二百五十名家庭成員,因着學校所推行的創新課程而直接或間接受惠,並獲家長的廣泛支持,而且當地學童學習動機、閱讀和寫作水平皆有所提升,並成功引導學生將學習結合生活,推動改善社區和環境,如有學生在了解農藥對環境和食物安全的影響後,成功游說家長耕作時棄用農藥。
*註:相片來源:https://educacaointegral.org.br/
反思
無論是廿一世紀必備技能培訓、設計思維、個人化學習,抑或體驗式學習,背後的理念和基礎,都與社區導向學習有大相逕庭之處,同樣著重學習者與社區的連結,而以上都是MAKER+課程的核心和推行背後的理論基礎。
在課程推行上,MAKER+課程以年級分類設定學生所研究的主題,其中中一級圍繞校園,中二級以回應社會議題為主,中三級則探索周遭社區需要,而在教學重點方面,課程先會讓中一的學生接觸和認識設計思維,嘗試掌握同理心,翌年則引導他們從自己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出發,多觀察及訪問,從中發掘問題。如此一來,將學生放到社會真實的場景中學習,嘗試透過小發明,回應社會不同人士的生活問題和需要。這種在書本以外學習的經驗,課程團隊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,普遍能建立對社會的責任感,以及被需要的感覺,成為推動學生自我學習的動力。
舉例如課程曾安排學生到老人院及老人中心探訪,訪問長者在院舍和平日生活會遇到的種種困難,並安排他們體驗院舍內的生活,如與長者一起觀看午間電影,以及一起吃專為長者而製、味淡且攪碎了的飯菜,從自身的體驗開始,代入長者的角度思考。
期間,有學生從訪問中得知不少長者都對院舍生活感到厭悶,渴望外出卻又怕路途上會出意外或跌倒,尤其是乘搭巴士時。這個訪問所得,激發他們的好奇,於是在巴士站連日觀察長者上落巴士時的情況,結果發現上落車時的那一級,令不少長者感到吃力。巴士離地太高的話,長者容易更容易踏空導致意外,因此長者經常要借助門邊的扶手、扯着其他乘客的衣服或由他人協助才能確保安全上落,影響他們外出的意欲。此外,學生亦主動在互聯網搜尋長者與巴士相關的交通意外,發現有很多時司機會因未察覺長者並未順利下車便開車,而被拖行致死。
以上一連串的觀察與洞見,啟發學生發明了一款加裝在巴士車門的自動斜板,可於巴士門開啟時自動伸出,以提升長者上落巴士時的安全性,並親自撰寫建議書給巴士公司,希望公司考慮採用相關的設計,改善長者乘搭巴士的體驗。
以上例子,體現了社區導向學習的概念。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,從與長者的對話開始,思考如何回應社區的需要,培養積極關懷社區的意識,並以自我實踐的方式協助改善社區。
除了老人院舍,過去課程曾安排學生到訪流浪貓狗舍、劏房戶、元朗的「不是垃圾站」*等地方,讓學生基於興趣選擇,而團隊發現,這類涉及流浪動物的福利、香港基層生活、住屋、環保等涉及社會或社區的議題,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,並且容易引起學生的同理心和好奇心,提高他們學習的動機。然而,團隊亦察覺到,遇上涉及艱深或繁雜社會議題的研究題目,如為劏房戶設計一款多用途家具,解決其住戶需要,學生基於議題過於繁雜,自覺及擔心難以憑一己發明解決問題,因而投入度較弱,因此在選擇主題上,需按學生的程度作考慮,同時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,需適時提供協助和指導。
*註:由一群關注環保及環境政策的元朗居民成立的街站,結合分類回收、資源共享及環保教室的「社區資源回收及共享中心」,詳見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steNoMall/
參考資料
- Jean Piaget. (1969). The Mechanisms of Perception. London: Rutledge and Kegan Paul.
- L. S. Vygotsky. (1978). Mind in Society: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.Cambridge, MA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
- J. S. Brown, A. Collins, P. Duguid, (1989).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. Educational Researcher.pp32–42. US: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.
- K. J. Pittman, W. P. Fleming. (1991).A New Vision: Promoting Youth Development.Washington DC: Center for Youth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.
- Jack, Minzey. (1994). Reforming Public Schools through Community Education.Dubuque Iowa: Kendall Hunt Publication.
- Melaville, Atelia; Berg, Amy C.; and Blank, Martin J., (2006). Community-Based Learning: Engaging Students for Success and Citizenship. Partnerships/Community. 40
- Gloria Gordon. (2005). Academically Based Community Service and Communities of Difference. Retrieved at http://works.bepress.com/gloria_gordon/5/ on 23thJuly 2020.